

玉兰文化
- 分类:历史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9 15:54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漫长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玉兰花文化,发展出了包括园林应用、诗词、绘画和民俗等在内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花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玉兰文化
【概要描述】在漫长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玉兰花文化,发展出了包括园林应用、诗词、绘画和民俗等在内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花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 分类:历史文化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7-19 15:54
- 访问量:
在漫长的栽培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玉兰花文化,发展出了包括园林应用、诗词、绘画和民俗等在内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花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历代以来关于玉兰的诗词文赋十分众多,最早的如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朝寨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汉代的东方朔《七谏》:“列辛夷与椒祯。”初唐诗人王维《辛夷坞》中名句曰:“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作者以花自比,成为后人喻玉兰为长久的高洁之心和高风亮节象征的佳句。
一、玉兰花语
玉兰花代表着报恩。玉兰经常在一片绿意盎然中开出大轮的白色花朵,随着那芳郁的香味令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喻的气质,委实清新可人。因其株禾高大,开花位置较高,迎风摇曳,神采奕奕,宛若天女散花,非常可爱。
新诗已旧不堪闻,
江南荒馆隔秋云。
多情不改年年色,
千古芳心持增君。
二、玉兰花的传说
关于玉兰花的传说,其中贯穿着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色彩。
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在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一天她们下山游玩却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惊异,向村子里的人问讯后得知,原来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龙王锁了盐库,不让张家界人吃盐,终于导致了瘟疫发生,死了好多人。三姐妹十分同情他们,于是决定帮大家讨盐。
然而这又何等容易?在遭到龙王多次拒绝以后,三姐妹只得从看守盐仓的蟹将军入手,用自己酿制的花香迷倒了蟹将军,趁机将盐仓凿穿,把所有的盐都浸入海水中。村子里的人得救了,三姐妹却被龙王变作花树。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将那种花树称作“玉兰花”,而她们酿造的花香也变成了她们自己的香味。故事很简单,也很唯美,却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完美的向往。
三、玉兰诗词
寒意未尽,暖色刚起,玉兰花开,便给料峭的三月带来一缕清香。玉兰花花开时异常惊艳,满树花香,花叶舒展而饱满,但花期短暂,但开放之时特别绚烂,代表一种一往无前的孤寒气和决绝的孤勇,优雅而款款大方。
历代以来关于玉兰的诗词文赋十分众多,最早的如前文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朝寨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和“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汉代的东方朔《七谏》:“列辛夷与椒祯。”初唐诗人王维《辛夷坞》中名句曰:“新诗已旧不堪闻,江南荒馆隔秋云。多情不改年年色,千古芳心持赠君”,作者以花自比,成为后人喻玉兰为长久的高洁之心和高风亮节象征的佳句。而作为一代名君的康熙面对皇苑中雪涛云蔚状的玉兰花景更是一诗兴勃发,其《玉兰》诗云:“琼姿本自江南种,移向春光上苑栽。试比群芳真皎洁,冰心一片晓风开”,抒发其作为千古一帝指点世间万物的帝王情怀。
汪国真先生说: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再难的日子,看到美丽盛开的花朵时,也觉得不难了。让我们打从心底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玉兰》
明·睦石
霓裳片片晚妆新,束素亭亭玉殿春。
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
《题玉兰》
明·沈周
翠条多力引风长,点破银花玉雪香。
韵友自知人意好,隔帘轻解白霓裳。
宫词
宋·王仲修
玉兰万朵牡丹开,先摘姚黄献御杯。
翠幕重重围绕定,料应蜂蝶不曾来。
《雪中玉兰花盛开》
清·查慎行
阆苑移根巧耐寒,此花端合雪中看。
羽衣仙女纷纷下,齐戴华阳玉道冠。
《玉兰》
明·文征明
绰约新妆玉有辉,素娥千队雪成围。
我知姑射真仙子,天遣霓裳试羽衣。
影落空阶初月冷,香生别院晚风微。
玉环飞燕原相敌,笑比江梅不恨肥。
《满庭芳·玉兰》
清·朱廷钟
刻玉玲珑,吹兰芬馥,搓酥滴份丰姿。
缟衣霜袂,赛过紫辛夷。
自爱临风皎皎,笑溱洧、芍药纷遗。
藐姑射,肌肤凝雪,烟雨画楼西。
开齐,还也未,绵苞乍褪,鹤翅初披。